4.5、钻进成孔 钻机对位以控制桩拉十字线控制,钻头对准十字线交点,符合偏差要求后开始钻进。 钻机就位后须对钻杆的垂直度进行矫正,确保钻进方向。钻杆的垂直度检测可用靠尺或经纬仪全站仪等检测。钻孔施工必须控制好钻进速度。当遇到淤泥质土或砂质土时,受钻头、钻杆自重作用,进尺较快,应减缓钻进速度,确保泥浆护壁质量。钻进过程中,随时检测泥浆比重、含沙量以及泥浆粘度。 (c)钻进成孔过程中,注意保持孔内静水压力平衡,及时调整泥浆技术参数,原始记录要及时填写,保证资料齐全。不同标高的土层变化情况标识清楚,察看是否有大的变更;以便于地质剖面核对。若发现地质情况与实际不符,要及时与咨询工程师沟通,确定下一步实施方案,并形成书面文件。 4.6清孔 清孔是桩基施工、保证成桩质量的重要一环。当钻孔达到预定深度时可将钻头提升30~50cm,继续旋转钻机空钻抽吸孔内含有钻渣的泥浆,直至将孔底所有沉渣置换出来,清孔过程中随时采用泥浆比重计、含砂测定仪、泥浆粘度计对出浆管的泥浆进行检测,直至满足要求。 清孔后嵌岩桩桩底沉淀层厚度要求不得超过5cm。清孔后的成孔质量经检测满足要求后才可移开钻机。 4.7下导管 导管安放前必须进行仔细检查。①一般选用250mm内径套丝导管,导管内壁力求光滑、顺直、光洁,无局部凸凹,各节导管内径大小一致导管连接部位内径偏差不大于2mm。②导管安装使用前按规定做水密试验,保证灌注砼作业是导管内不渗漏,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。③底管长度不小于4m。导管总长根据桩孔深度调配。④下导管前对每节导管进行编号,注明长度,节与节之间的连接紧密不漏水,导管安完,其底部应距孔底0.3~0.5m。 4.8钢筋笼制作、存放、运输、下放 1)钢筋笼制作 在钻机成孔前,应提前进行钢筋笼的制作,及时就近放置钢筋笼待吊装。钢筋笼制作在专用的加工平台上进行。 钢筋笼制作根据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下料、配筋,然后制作成形。 主筋采用单面搭接焊,搭接长度大于10d(d为钢筋直经),主筋焊接后,进行机械性能试验,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;加强箍筋内置,与主筋焊接;螺旋箍筋与主筋采用点焊法。钢筋笼同一截面接头数量不超过主筋总根数的50%,相邻接头纵向间距不小于800mm,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。 钢筋笼制作完成后需要通过技术人员验收,验收合格后进行状态标识,不合格的钢筋笼要进行重新制作。 2)、钢筋笼存放与运输:制作好的钢筋笼应放在平整、干燥的场地上,存放时,每个加劲筋与地面接触处都垫上等高的方木,以免粘上泥土。每组钢筋笼的各节(若分节)应排好次序,便于使用时按顺序运出。存放的钢筋笼用彩条布遮盖,以防雨防潮防锈。 3)、钢筋笼的起吊和就位:在钢筋笼吊放前应及时用"检孔器"(如右图)对合格的成孔进行孔径、垂直度复测,如发现"检孔器"在下沉遇到障碍时应重新扫孔,并经咨询工程师认可后方可进行吊装工序。钢筋笼起吊采用2台吊车,4点起吊(如图)。尽量减小钢筋笼变形。 4.8混凝土浇筑 4.8.1水下混凝土浇筑 (1)、灌注水下混凝土是钻孔桩施工的重要工序,应特别注意。钻孔应经成孔质量检验合格、清孔验收合格后,在30分钟内必须开始首罐砼灌注工作。 (2)、灌注前,对孔底沉淀层厚度应再进行一次测定。如厚度超过规定,需进行二次清孔,本例经多个孔位观测未见沉渣厚度超标现象。 |